高三政治组 康婷
2月18、19日,我有幸作为高三政治组的代表参加了由神州智达组织的“2012年备考冲刺与高考信息交流研讨会”。会上,宁夏自治区银川二中政治教研组长李纳老师,北京二中政治教研组长季亚利老师分别就“年文综政治学科考试方向和应考对策”谈了认识。下面就结合两位老师的讲座内容,谈谈我个人学习的体会。
第一部分 会议纪实
2012年2月18日 李纳 《点滴积累 整体把握 决胜高考 》
一、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的变化
1、 新课程新在哪里
李纳老师认为,政治学科历来是一科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习,所以“面向学生,面向生活,面向社会,走向生活,走向创新,走向综合,走向新科学”的理念,早在人教版旧课程时就得到了落实,所以,在新课程下,政治老师们应该一如既往的坚持“理论联系实际”的方法,注意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2、 如何做一个好教师
接着,李纳老师谈到了“新课程下,好教师的评价标准”。李老师指出,一堂好课是老师、学生、教材、手段等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。在新课程下,教师应该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,变“教教材”为“教材教”,变“生活科学化”为“学科生活化”,教师应发挥好主导作用,努力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,如果“教的东西学生感触了,这就是一堂好课”。所以,广大教师要以乐观的心态,与时俱进,跟上时代的步伐。不管是“老路”还是“新路”只要是“有效的路”就是“正确的路”。具体到政治学科,这里的“有效”应该从针对性、可行性、兴趣性、生成性、实效性、和谐性等角度考察,看学生身上缺少什么,就从哪点入手。
二、 课标与考纲的取舍
银川作为较早接触新课标的省份,已经有几年高考备考的经验。李老师结合这几年的高考实际情况,谈了他个人对课标与考纲的取舍:
区别于其他学科“多本一纲”的情况,目前高中政治还是采用“一本一纲”的模式,关系如下图。
课标 |
考纲 |
说明 |
这种关系下,课标和考纲呈现一下关系
1、差异
(1)能力目标 课标的更注重能力要求 考纲更注重解题要求;
(2)知识目标 考纲知识的系统性、理论性和准确性。
(3)呈现形式 课标内容强化理解,考纲内容要求“写出来”
(4)具体要求 课标是“完成学业”的要求,考纲是“应对选拔”的指导。
2、共同
(1)两者都坚持以“学生为本——核心理念”关注学生差异,让学生有所选择。
(2)把握教材主旨,抓主干知识,注意变化。近年来的高考题目有一个明显特点,就是容易在每年教材修改的部分出题。备考中老师应提起注意。
(3)关注生活话题,把握社会主旋律,立足当地实际
(4)培养应用能力,重视建构、探究和综合。
3、考试内容、形式与试卷结构
(1)考试内容:宁夏模式高考内容只涉及四本必修内容,大纲要求249个考点分布如下表:
模 块 |
考纲考点数 |
占分比重 |
经济生活 |
81 |
30% |
政治生活 |
51 |
25% |
文化生活 |
42 |
15% |
生活与哲学 |
75 |
30% |
大家可以看出,每个模块在试卷中赋分比重与其考点数量是基本一致的,这给我们的备考传递的很重要的信息,应该统筹兼顾、重点突出。
(2)形式: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他所掌握的高考命题组情况。
高考命题组由13人组成,其中12个大学教授,1个中学老师。
分工 |
人数 |
组成 |
职责 |
经济小组 |
4人 |
教授 |
命题、出答案 |
政治小组 |
4人 |
教授 |
命题、出答案 |
文化、哲学组 |
4人 |
教授 |
命题、出答案 |
|
1人 |
中学教师 |
作题、调整答案 |
我个人认为,李老师向我们介绍的这个情况帮助我们认清两个问题。
其一:这就能解释近年来为什么文化题目总是和哲学题目出在同一材料中,
其二:我们的学生经常在做历年高考真题时,感觉答案“出乎意料”,没有一句是课本上的。这是因为给出的标准答案都是大学教授做的,有时会脱离中学课本,各省份在同一阅卷之前还会对参考答案进行调整,将其转化为中学课本上的语言,所以在今后备考、练习的过程中,我们还要正确处理“参考答案”和“标准答案”的关系。
同时,李老师提到,大学教授出题时的资料:教材、教参、人民日报、瞭望、半月谈、电视、网络。
(3)结构:
2010年文综政治题目,除了一道经济计算式单选外,其余都是4选2的选择。2011年为了应对河南新加入的形式,经济生活部分全部改为单。飨缘梅致噬仙,试卷区分度下降。所以2012年,河北新加入新课程高考队伍,试卷结构变与不变都有可能,我们在备考中应该提前进行适应性训练。
4、命题方向
(1)关注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的结合。知识目标是支撑全部课程的基。笱欢ㄔ诟聪爸薪都亲。
(2)关注实践环节的强化与教学内容的拓展。能力目标是组织呈现教学内容的主导。在备考阶段,学生能力的体现主要在把材料读懂上。
(3)关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学生的独立思考。三位目标是以思想政治观点为核心的。
(4)关注学生辩证思维能力。突出思维能力的考察。大量的判断分析材料其实是辨析题的变式。
三、2012年高考备考复习策略
(一)股票投资有三种方式:价值投资、趋势投资、博弈投资。我们的高考复习也同样分为三类复习。
价值复习:跟着高考改革方向走,前面走,研究目标策略
趋势复习:跟着各省试题变化走,后面走,注重复习方法。
博弈复习:跟着教师自我感觉走,随意走,敢于猜题押宝。
具体注意一下几点:
1、 众人划桨开大船,集体备课,团队合作,整体作战。
在备考中,倡导集体备课,课前备,课中备,课后备。备考试说明,备课标,备教材,备复习方法,备命题。充分发挥个人优势,补短板。
2、 深入研读课标与《考试说明》,科学组织复习。
可以在复习过程中,指导学生整理高频考点。按照以下格式,将2007至2011年的高考真题加以整理。
模块 |
知识点 |
分布 |
分值 |
合计 |
|
|
|
|
|
3、 整合复习课型,把握复习进度,明确复习重点。
高三应试还是应该注意“题海战术”的应用,老师跳进题海学生才能跳出题海。
复习进度及重点见下表:
2011——2012年度政治高考复习时间表
时间 |
模块内容 |
重点 |
一轮复习 2011.8.1—2012.2.20 |
1、8.1—9.1《经济生活》 2、9.1—10.15《政治生活》 3、10.15—12.20《哲学生活》 4、12.20—2.20《文化生活》 |
1、根据考纲要求完成具体知识点的讲授。 2、讲练结合打基础。重内容学习 |
二轮复习 2012.2.20—2012.5.10 |
1、2.20—3.5《文化生活》 2、3.5—3.20《政治生活》 3、3.20—4.10《哲学生活》 4、4.10—5.10《经济生活》 |
1、建立各模块知识体系,形成网络化。 2、注重方法。提高解题能力。 |
三轮复习 2012.5.10—2012.6 |
1、综合练习 2、查漏补缺 3、结合时政 4、心理辅导 |
1、综合练习。精讲多练。巩固提高。 2、规范答题。注重答题形式。 |
(二)解读高考考查的四个能力
1、获取和解读信息——阅读理解的能力
(1)考试的指向性——考什么?会审题!
(2)要求: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。能够快速、全面、准确地从图、表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。
(3)特点:某些问题的答案就自然隐含在试题的文字表述中;试题设计的思路往往包含在试题的行文中;试题均有一定的要求和指向。
(4)形式:图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,如柱形图、扇形图、统计表,还包括漫画等,往往用于表现形式、环境、资源、产业、事物发展的过程等信息,直观、系统。
(5)常见问题:审题粗心,快审题,慢做题,做错题。
(6)纠正方法:慢审题,快做题。
2、调动和运用知识——提取记忆的能力。
(1)高考与课本的关系——答什么?会迁移!
(2)要求:能够根据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,有针对性地调动(调动知识的准确性)地调动有关的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哲学等方面的知识,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。
(3)注意:对于不同的问题用相对应的知识来说明,所调用的知识在体系上具有科学性,非选择题部分,注意设问中“是什么”、“为什么”、“怎么样”的差别。
(4)常见问题:张冠李戴,答非所问,漫天散网,不分主次,遗漏要点。
(5)纠正方法:
加强复习,建构知识;对待教材,烂熟于心;
对待考点,信手拈来;对待热点,深思熟虑。
3、描述和阐释事物——阐释评价的能力
(1)知识和能力的结合——如何答?会描述!
(2)描述: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(是什么?怎么样?)
阐释: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
(3)表现:描述事物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观察的细致、全面,表达的准确、简洁;阐释事物的能力则在准确表达的同时,又表现为分析、归纳、概括等理性思维水平。
(4)常见问题:长篇大论,语句不通,蜻蜓点水
(5)纠正方法:精简准确用术语,是详是略审题限。
4、论证和探究问题——逻辑分析能力
(1)学科素养和基本功——如何答好?会说理!
(2)论证:即回答问题或完成题目要求的任务时论证和证明的能力;对学科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;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。
探讨:即对问题的研究和探讨。
(3)要求:具有创新思维能力
(4)常见问题:东拉西扯,前不搭后;随心所欲,理论材料两张皮;停于表面,思维狭隘。
(5)纠正方法:
诗的语言,铁的逻辑;
理论是依据,材料是证据;
多元思维,鼓励创新。
(三)三轮复习的策略和侧重
1、一轮复习:
(1)指导思想:全面、扎实、系统、灵活
(2)原则:全面性、基础性、系统性、针对性、追求精选精讲、精练、主体性原则(让学生觉得高考是自己的事)、指导性(绝对不让学生在课上做题,指导学生是教师的本分)
(3)一轮复习过后学生普遍还存在的问题
纵向线索基本清晰,知识要点基本明确
迁移运用具备意向,知识空间初步拓展
知识结构不够明确,知识厚度尚不到位
知识理解尚欠灵活,知识迁移尚不顺畅,
审题答题尚不得法
2、二轮复习
(1)指导思想:巩固、完善、综合、提高
巩固:强化记忆。
完善:查漏补缺,知识体系、知识方法
综合:减少单一知识的训练,增强知识的连接点、综合性灵活性
提高:提高思维能力、概括能力、分析能力、解释能力。
(2)具体做法:
打破教材框架,整合考点知识,突出知识的逻辑性
结合备考热点,突出知识运用,提高复习的针对性
规范训练过程,总结解题方法,提高解题的灵活性
(3)复习建议:二轮复习过后要形成16张知识图,最好给课上40分钟要求学生当堂画
3、三轮复习
(1)指导思想:返扣,模拟,强化,调节,特别注重“回头看”
返扣:课本返扣、试卷返扣
模拟:模拟程序和技巧
强化:重点、高频、规律、模板
调节:心态、生物钟
(2)原则:活学活用,理论联系实际;用哲学方法运用于热点分析中;培养正确的三观,树立正确的答题方法。
(四)2012高考复习主干知识
1、《经济生活》逻辑线索
生产什么——怎样生产——为谁生产——在什么舞台上生产
2、《政治生活》抓主体。公民(国家)、政府、人大、党、政协、民族、宗教(我个人认为是对象)国家、国际组织。
3、《文化生活》
普遍性 |
特殊性 |
||
一 |
二 |
三 |
四 |
两个关系、谈内涵 |
纵横角度谈发展 |
中华文化历史沿革 |
中华文化的现实走向 |
4、《哲学》准确记忆就可以了。
(五)训练关键方法
1、选择题四句口诀
阅读题干找中心
研究题眼好入门
排除无效干扰项
比较之后见分晓
2、主观题方法:
(1)读:先读设问,再读材料,明确目标,有方向,有效率。
(2)找:回归教材,寻找理论依据
(3)答:点+材料
没有要点统领的材料不得分。要落实“四化”层次化、要点化、序号化、规范化。语言要流畅,表达要准确无误,适当使用术语,调理清楚,自己工整
研究设问读材料,通读材料析主题
细读材料分层次,活用归纳与演绎
根据设问找原理,理论实际要对齐
2月19日 季亚利《2012年新课程背景下的文综政治复习策》
一、 领会考试要求:抓住价格环节
1、 课本基础 社会生活
分析解题
要系统把握惨咯环节内在的联系,明确上述三个环节的关系。
学生存在的问题:只丢原理不结合材料,不像回答这道题;对社会生活热点不了解,看到材料不知调动什么原理。学生分数不高,问题出在上面两点。
2、建议:不要采用原来的几轮课本串讲完之后单独讲热点,这会造成学生“原理”“材料”两张皮。可以采用每天放一小段视频或者书面材料,找学生分析分别对应四本书的什么要点。
二、坚持新课程理念和实践可操作做法
1、
讨论
设置 社会生活 研究 学生
情景 探究 互动
创设 合作 教师
问题 课本基础 体验
新课程学习模式与高考考查方式很一致,讲每一个背景都应该让学生发言,互相交流,让学生有体验。如讲国际关系,可讲利比亚、叙利亚问题,让学生自己描述实际现象,老师再引导学生概括出国家利益的概念。
2、建议:
强调课本联系生活的教学(情境立意、再认再现,举一反三)
强调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(自觉进。话齑妫
强调讨论研究探究合作体验得出结果(活学活用、鼓励创新)
强调学科思维的引领和训练(学科实质,学科思路和方法)
教师上课教的应该是学科思维,具体知识不一定当堂要背过,但一定理解了。
三. 模块知识的梳理
1、 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
(1) 对照知识细目和层次要求梳理
可以参考课标和考试说明,给学生印个表格,要求学生反复在表上填写知识点,历年真题做标记,易错题做标记,重点做标记。重视知识体系、知识结构,通常以宏观带微观。
此方法对基础稍差的学生效果显著。
(2) 根据学科思维特点梳理。可以把不同的知识模块的知识主线梳理出来,把书读薄。可参考模式
此方法对中等程度的学生效果显著。
(3) 抓住学科核心概念内涵和外延梳理,把握抽象与具体的关系,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,打破章节去处理。
附:不同模块的网络图
政治生活:
国际社会
政府:职能、宗旨、原则
民主 一个根本、两个基本
制度 民族宗教、基层民主
公民:权利、义务
经济生活
资源优化配置 |
市场调节 |
国内 |
宏观调控 |
国际 |
目标 |
手段 |
优点 |
缺点 |
市场秩序 |
市场管理 |
消费者 |
经营者 |
劳动者 |
投资者 |
国家 |
政府 |
民间组织 |
企业 |
哲学框架图
出发点 分析、认识 做、改造
一切从实际出发 联系、发展、矛盾 实践
实事求是 (辩证法) 人生价值的实现
(唯物论) (认识论、历史观)
四、社会关注问题分析
1、社会关注问题的来源和根据
社会关注、主流媒体追踪、与课本知识相关
2、 处理好宏观与微观,背景与事例的关系
以小见大,不会直接考时事材料。
推荐阅读 《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》刘云山
3、 重点预测
《经济生活》:教育、公平、收入分配、社保、就业、物价、宏观调控等民生问题。
《政治生活》:公民权利、政府职能、创新社会管理、国家利益等。
《哲学》都有可能
《文化生活》文明、道德、理想、核心价值体系、与经济的关系、先进文化。
第二部分 心得体会
听了两位专家对2012年高考备考的建议,收获很大,归纳如下:
1.明确了新课程高考试卷内容、结构、形式的安排。如四本必修的考点数量、分值比重,如选择题目的组合模式,甚至专家从出题小组成员分工上给我们揭示的必修之间的组合关系,这些为我们下一阶段的复习指明了方向。
2.重申了考纲的作用。两位老师在讲座中都不只一次的提到课标、课本、高考和考纲的关系,明确指出“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”。这启示我们在今后的复习中应该更加注重考纲的研究。分析其能力层级要求,明确知识要求与课本的出入,尤其是考纲中对知识点的重组。
3.关于高频考点的整理。两位老师在讲座中都提到了“高考命题是有套路的”,而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历年高考真题分析、整理必考点、高频考点。这一方法我们在本学期二轮复习中已经开始应用。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将其系统化、规范化,作为高中三年教学常规工作任务去抓,提高各类考试的备考能力。
4.关于三轮复习安排上的问题。这次学习中,让我最感意外的是:我们学校二轮都进行了四分之一之多,而专家所在学校,甚至是到会的其他兄弟学校一轮复习都还没有结束。究其原因,再看其效果,一轮还是应该稳扎稳打,不能急于求成。此外,李纳老师介绍的银川二中的三轮复习策略很具有建设性,他提出了“从经济进,从经济出”的思路。《经济生活》是政治高考当中占比重最大的模块,作为必修的第一本书,按照以往的模式,我们总是一轮先从经济开始,时间大约在6月——8月,二轮也从经济开始,时间大约在2月份。这样的结果,就是到真正高考的6月,学生对于这么重点的内容又忘的差不多了,直接导致分数的不理想。所以按照李纳老师的思路,我们一轮的复习可以按照必修一、二、三、四的顺序进行,而二轮复习应该根据知识的地位,从轻到重,把最具分量的考点最后再复习,以加深学生的印象。
5.关于二轮复习策略。政治的二轮复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:书本知识、时政热点。就书本知识而言,有效的二轮复习应该是注重知识体系、知识结构的整合的,而不应该是单纯一轮基础知识的重复,所以,我们的二轮课堂应该改变现在“重知识”的现状,突出线索、脉络,而且在练习题目的选取上要要体现相应的要求,在注重“点”题的同时,更注重“面”、“线”题目的练习。就入热点复习而言,传统的热点复习一般集中在二轮复习后半段,在讲完知识框架之后集中讲授本年度的重大时政热点,这样确实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时政题目的应试思路,便于快速提升。但是,却又可能造成“原理”和“时政”两张皮。要么是搬上去一些原理,阅卷人看不出是回答的什么题目,要么是对社会生活热点不了解,看到材料不知调动什么原理。针对这一问题,两位老师的观点是一致的。他们提出,进入高三复习后,应当每节课拿出5到10分钟的时间,给学生提供一个时事片段,要求学生讨论、分析、概括出所涉及到的四本书的原理内容。把这项任务常规化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“用原理分析热点“的能力,提高了高考中的解题能力。
6.关于日常考试的安排。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,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,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。最初遗忘速度很快,以后逐渐缓慢。所以,基于上述理论,我们应该由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的重复巩固训练,就二轮复习而言,单元练习——模块练习——周测——月考——各种调研考试,只有不断以考试促进学生记忆,才能达到长久的记忆效果。所以,政治学科在学校统一的考试之外,还应适当的、恰当的安排小测验。
7.关于提高教研能力的想法。两天的会议开下来,感触很大。专家介绍的很多想法和思路我们已经在实施了,可是为什么没有这么理论化,没有这么系统化。我想,大概的原因是我们对教研的不重视。广大的一线教师战斗在备考的最前线,离学生最近、离题目最近、离课堂也最近。我们的资料最丰富,我们的实践经验最丰富,我们缺少的只是把这些经验加工、整理、归纳,并上升为理论。由此,我想到,有些学校本身教学成绩不是很突出,但是由于有几个“专家”型教师,学校变的名气很大。不得不说,在市场经济体制下,“知名教师”作为重要的资源,很大程度的关系着学校的发展。如果我们能努力的多培养一些教研型教师,无论是从教学质量还是从社会声誉的角度,肯定都是有百利无一害的。当然,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学校、教师、社会多管齐下。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我们的学校一定是一所“有名师的名校”。
以上就是我个人在本次学习之后的感受,和各位老师交流,请多多指教。